当前所在位置: 主页 > 耀世新闻 > 公司新闻

40岁大龄青椒出国读博的不归路

自己的学术路线,走得看似挺踏实,却又一路充满不稳定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加,来自家庭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虽然仍然按照自己的步伐前进,但心中总还是充满了各种的压力。特别是对于接下来的路,自己也有了一些迷茫。基本就孤注一掷,没有回头路,也看不清前方到底如何。


2022年1月,今年(22年)马上就要38岁了,但是读博怕是要明年39岁(40虚岁)才能开始。简单说一下经过如下:

本科985,设计学科。毕业后很快就前往日本顶尖国立高校读了硕士。当时的导师控制欲比较强,除了公开的项目,还有一些他私人接的项目,也抓我去做。我做了即挂不到名字,也没有补贴。最后的毕业创作我选了很多题他都不给通过,直到我做了他项目里的相关研究,才最终通过。

除了他对我的研究方向的控制,还有是我的设计项目通过他的引荐投中了日本一场全国性的赛事。结果导师去现场领了奖,连我的名字都没报上去。导师回来后还在Seminar上给大家发表他的各种亮相。我只想要几张我的作品飘扬在现场的照片做纪念,导师也不给。

问了一些学长学姐,大家都回复都是:在日本导师是绝对权威。我要想毕业最好不要找导师麻烦,这事只能自己忍了。

当然,我的博士不想在他名下读了。我不想跟着他继续做自己不想做的研究。导师也不同意给我推荐信让我去其它的学校。我的硕士期间就发生了这么多的不愉快,再加上日本的博士动不动就是5年8年毕不了业。所以当时决定,先工作,最好进高校。一边工作一边继续积累科研经验,日后再读博。

因为本硕的背景都不错的原因吧,毕业回国后进了广东一所一本高校任教。当时正是数字媒体专业的大发展时代,我成了新专业的奠基人之一,感觉要从风口起飞。

中间省略一千字,在国内工作这些年,大树底下好乘凉,做了很多项目,接触了很多大碗。差不多该去追求自己当初没有完成的梦想了。开始申请博士吧,经过几年的思考和准备,最终把目标放在了北欧。主要原因是岗位制博士。我在国内工作这些年,一年十几万的收入在一线城市可以说基本没什么积蓄。英美国家的博士我怕申请不到奖学金,那就负担不起了。

结果刚开始套磁就遇上了疫情爆发,北欧的岗位制博士成了香饽饽,几百进一的竞争都是常态。我的背景和工作验验好像都没什么作用,从19年底到21年初,跨度算起来都3年了,投了几十所高校都失败了。而且,我等了这么多年,不想读一般的学校。这可能也是一直申请不到的原因,名校竟争太大。

21年中的时候,只好再次放低身段,向北欧某高校投出了访问学者申请。我和指导教授说,可以接受自费访学。只希望我访学之后可以读博。

这位教授对我的背景很感兴趣。回复邮件很快,很爽快的接受了我的访学申请,并且给我排了一些课,按课时费给我发放经费补助。至于能不能访学后直接读博士,还没有细说。可能需要看我的访学表现吧。再者,这所学校也是我的折中之选,我并不是很想在这里升博士,还想再找排名更高的学校。

所以现况就是,今年(2022)3月我就要去北欧高校访学了,计算机系人机交互实验室,时间一年。一年后能不能读博还不确定。国内的教职就打算辞职了。

那我现在就把自己逼上了不归路。如果一年后没能读上北欧博士,必然是无法回国的。超过35岁没有博士学历,回国就是个废人了。

再说毕业后,即便是3-4年的正常修业年毕业,拿到博士学位也43,再研究个博后,45岁。不知道在国外还能不能找到合适的教职。反正不太想回国了,在国内的高校工作了10年。可以说方方面面都比较了解,不是很想再回来了。但是前面的路到底如何,心里也没底。有点摸黑走下去的感觉。

我没有后悔,这么多年来走的路都是自己选的。再苦也得走下去。只是在坚毅中还是会充满迷茫,迷茫来自未来的不确定性。从青椒到大龄废人的区域好像就是一瞬间的事儿。年底了,一方面做出国的最后准备,一方面感叹着自己的不归路。

心累。


写在发贴24小时后。感谢大家的关注,我没想到会有这么多的留言,这么多有效的建议。真的很感谢大家,一开始我还打算一一回复。回复了一些之后,还有新的留言不断更新。有一些没能及时回复的,我都一一点赞,在这里再次感谢大家的建议。

在这里也把大家建议中的一些对我的疑惑做一个整体的回答。因为我是以硕士身份过入高校的原因,在申请项目,带学生等一系列事情上还是有很多限制的。潜移默化中就让我更想拿了博士学位继续任教,得到之前那些没有得到的东西。所以稍稍有那么一些名校情节,当然也就更没有考虑在职博士了。

经过大家的建议我更坚定的要去北欧,争取拿下HCI博士。找好导师,做好项目,多发论文,抛弃名校情节。当然,有朋友建议我考虑德国,我也会考虑。有朋友说英美国家拿到奖学金就会轻松很多,我是了解的。但是疫情下好像奖学金并不是很好拿,所以英美国家仍不敢做为首选。

同时,在大家的建议中,我也更清楚的了解了国外的卷,将来想进北欧高校任教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如果以HCI博士的学历在那边找个差不多的工作应该不难。


22年3月更新,签证已经通过了,中间也是经历了各种乌龙事件,以后值得专门开一贴说说,瑞典公务员真是太让人哭笑不得了。不过终于还是通过了,然而国内现在疫情四起,我回老家被困了一个多月仍然不解封。我只好和瑞典的学校联系,晚一点再去。而且我需要从上海出发,就上海现在的情况,我都不知道能不能顺利进入上海。希望能尽早进入瑞典开始新生活吧。


22年6月26日更新,又经历了几个月的折腾。刚刚才顺利进入北欧,瑞典的高校已经放假了。我所在Lab的教授说:“我们要放假了,你要不要8月底再来。”我说:“等了这么久才能去,我不想再等了,虽然8月开学,但我已经错过了一个学期,我先去学瑞典语,适应生活吧。”


23年5月24日更新,本周就是这学期的最后一个教学周了。下周开始两周考试,然后就是暑假。我来瑞典这里就一年了。这一年最大的收获有两点,一个是加入计算机系之后,新学了很多知识。另一个终于明白我前几年投了那么多位置都没有回响的真正原因。


2023年9月,新生入学之时。我继续开启第二年的访学生涯,虽说我一路走的坎坷曲折,栽过很多坑,抗压能力超强,但是仍难免血压飙升。

很难描述心情,马上40岁,放弃国内教职破釜沉舟出来以科研助手的身份和小一轮的年轻人一起奋斗,结果一年后再次一无所获。

去年我写完这篇贴文之后,很多朋友加好友联系我咨询问题,其中有一些准备出国的本科生,两年过去了,他们也出来读完硕士申上了博士,然而我还在原地踏步。我刚工作时带的有几名本科生已经博士毕业了,我一边祝贺他们一边开始自我怀疑,我就是这么不适合科研吗?博士之路如此艰难此时L高校再次向我伸来橄榄枝。L高校今年夏季和我所在的高校合作项目,组内成员知道我的情况。早就邀请我去他们学校了,只是我一直没有考虑去那个国家,想要留在瑞典。

10月我去了L高校,项目组成员早把我的CV发给了院里的教授,对我感兴趣的一位教授安排了一次Meeting。

我准备了很长的ppt,打算详细的推销自己。结果完全没用完讲什么,教授直接告诉我读博期间的各种事项。一个小时的Meeting我是懵的,完全没反应过来。因为我以为是博士面试前的接触,而实际上基本就是走流程的面试

邀请我来的项目组成员说,他们把我的情况早已介绍过,所以直接谈博士相关事项。

这一刻我反而很平静,心如止水,也没有发圈。

想想过去申请博士这么多年,每天从早到晚写申请的所有时间算起来,绝对不少于一年。申请过的学校60多所,拿到面试仅3所,最终一个offer也没有。

现在因为内推,只走了一个简单的流程就录取了。

其实我刚和这所高校合作项目的时候,我访学的顶头教授就和我说:“他们学校的科研很强,博士名额很多。而且又是和你面对面地交流,你最好的选择就是这里。”

来欧洲之前就听说这里处处看“关系”,现在终于亲身体验了“关系”的重要性。

这么多年一直申请不到博士可能和我换方向也有关吧,我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艺术类。而我申请博士都是计算机类。这对于高度要求背景Match的北欧来说确实也是一个难点,在瑞典计算机系一年的访学中几乎全年无休,一直在提升编程能力。最后在与L高校项目中以Coder的身份完成了所有程序开发,奠定自己进入工科的基础。

2024年1月就要去另一个国家入学了,就和这篇文章的标题一样,真的是40岁读博。

从艺术生到工学博士,漫漫十年申博路,峰回路转花明处。

下一次更新这个帖子应该是博士毕业后


平台注册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