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开局之年,也是做实做强做优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全市科技、工业和信息化工作的总体思路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按照“1+5+N”工作思路,开展“科技创新年”活动,纵深推进“高端制造业+人工智能”、科技引领城建设、壮大民营经济三大攻势,打赢工业运行、工业互联网、科技创新、产业链建设、“双招双引”、亩产效益评价改革、工业园区改造七大攻坚战,深化“智造之区”建设,全面开创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工作新局面。
一、强化工业运行保障,确保工业经济持续增长
坚持把新打法变成新算法、以新算法倒逼新打法,用新算法、新打法谋划抓实经济增长目标,夯实存量增长、常规增量“两个支撑”。全年规上、规下工业企业增加值均增长10%,力争实现增加值均增长11%的奋斗目标。
(一)强化存量增长支撑。一是实施重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倍增计划。首批选取10-20家企业,订制政策,推动土地、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资源向重点企业集中,助推企业做大做强,力争培育年产值100亿元以上企业1-2家,50亿元以上企业2-3家,20亿元以上企业5家。二是推动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平稳发展。坚持工业经济运行月调度制度,掌握工业运行第一手资料。升级工业运行监测体系,加大对钢结构、食品加工等重点行业的调度服务,稳住工业发展基本盘。重点跟踪青岛市重点监控的16家规上工业企业运行情况,全力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确保重点监控企业运行在合理区间。三是做好规下企业运行调度。重点关注52家规下样本企业,通过开展“我为企业找订单”等活动,引导企业融入大企业供应体系,互为上下游、共建产业链,推动企业“小升规”。
(二)深化常规增量支撑。一是推动新投产项目产生增量。以益海嘉里、正联电力设备、开拓隆海、上海电气、海尔智能电子工业等19家企业为重点培育对象,推动解决制约项目投产的困难问题,指导企业实现月度新增纳统。二是推动投产项目纳统产生增量。加快“鑫拓永祥电子科技”等10个2020年度投产未纳统企业升规纳统。三是推动工业技改项目产生增量。深入实施企业技术改造工程,突出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改造升级中的应用,加快强固标准件公司“5万吨标准件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中集创赢复合材料“热塑性复合材料项目”等52个技术改造项目竣工投产。
(三)创新工作打法支撑。一是新政策供给方面。召开胶州市企业创新发展大会,表扬奖励优秀企业。开展“惠企政策定制化”服务,梳理制定推动企业创新发展的政策意见,让企业参与政策制定,真正把政策出到企业家的心坎上;开展“政策诊断”服务,帮助企业梳理可享受的扶持政策,切实增强企业政策获得感。深入开展“企业家日”、“企业家周”、“企业之家大讲堂”、企业家高端培训等各类服务活动30期以上,服务企业1000家次以上。二是新技术赋能方面。开展工业互联网服务诊断,推进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推动企业研发提速、设备升级、产品提档、生产增效。三是新资本助力方面。用好3亿元的胶州市工业互联网发展基金,支持工业互联网、物联网、5G、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领域及其产业链相关项目建设。
二、聚焦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打造数字驱动“胶州样板”
立足国家支持山东创建工业互联网示范区和我市传统产业占比高的实际,深化“工业互联网·胶州在行动”,发挥工业互联网赋能百业优势,用足用好支持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加快向产业价值链中高端迈进。
(一)突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进Handle全球根节点(青岛)、“星火·链网”骨干节点建设,打造标识注册、标识解析、数据管理和运行监测的标识数据管理和共享体系。精准引进一批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大数据等引领性产业项目,提速国网紫光芯片、柔宇科技、日本电产、吉利卫星互联网等项目建设,打造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园。全年新建5G基站1000处,总数达到1900处,实现市区和重点园区5G网络全覆盖。
(二)突出平台体系培育。发挥海尔卡奥斯、华为、索为等工业互联网平台作用,加快钢结构、家居、时尚服饰、轮胎装备等垂直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打造行业示范典型。加快发展数字装备,推进华为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工业APP公共服务平台等项目建设进度,赋能企业转型升级。举办“2021上海合作组织数字工业高峰论坛”,发布数字工博线上平台。
(三)突出示范应用。打好“诊断服务、赋能改造、两化融合、场景示范”组合拳,定期发布“两清单一案例”,建立工业互联网项目培育库,推动企业“三化”改造。全年发布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300个以上,完成工业互联网诊断100家以上,工业互联网改造50家以上,培育行业领先的智能互联工厂2个、特色鲜明的数字化车间10个、自动化生产线20条,培育省5G试点示范和省“现代优势产业集群+人工智能” 项目10个以上,选树工业赋能典型案例20个以上。
(四)突出生态构建。发挥好工业互联网国际合作(青岛)产业联盟、人才学院和专家咨询委员会作用,为企业提供准确、前瞻、及时的科学咨询和服务指导,助力企业市场创新、组织创新和技术创新。加快“未来城市”场景建设,围绕重点行业应用场景开展“揭榜挂帅”,打造工业赋能、数字驱动的“胶州样板”。
三、坚持科技创新,建设高层级创新体系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聚焦基础技术和关键领域,大力提升制造业创新能力,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金服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一)强化企业创新能力。依托海尔家电、中集冷藏箱、软控机电、少海汇等企业垂直整合能力,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实施重大专项,培育一批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设计中心。支持企业开展关键技术攻关,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发一批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和关键核心零部件,力争新认定青岛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7家以上,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项目4个以上。
(二)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与清华大学、中科院、机械科学研究总院等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校地融合机制,开展共性技术研究,解决产业关键技术难题。组织“企业家走进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专题对接5场以上,举办“上合英才周”产学研合作洽谈会,全年开展产学研对接活动20场次以上,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三)提升创新创业载体建设。积极对接华夏基石、启迪之星等知名投资机构,新培育3-5处孵化载体。推动“上合-上海创业港”、“中洲(胶州)创新中心”等离岸孵化器(异地)建设。引导上合组织青年创业国际孵化器、青岛上合跨境电商产业园、胶北跨境电商产业园、三里河创业孵化基地、胶东棠棣5G产业创新基地向专业化科技孵化载体转型。助力半岛国际人才港建设,主动融入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区域创新创业生态。全年培育国家级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1个,青岛市级小企业产业园2个,引进在孵企业100家以上,总数突破450家。
(四)成立胶州市高科技产业投资公司。以市场的逻辑谋事、以资本的力量干事,成立胶州市高科技产业投资公司,聚焦产业投资和资本招商,进行创投风投。公司聘请专业人员,组建专业化管理团队,进行市场化运作,公司主导组建10亿元母基金,并根据我市产业发展方向组建产业发展子基金,重点投向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制造、交通运输装备、生物医药等目标产业,以及智能家居、时尚服饰、绿色食品等优势产业,加大对重点产业和重点企业的支持力度,促进高质量发展。
四、推动产业链式发展,构筑现代制造业发展体系
扎实推进建链补链延链强链,以机械装备、智能家居、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绿色食品等产业链式集聚为着力点,以培育龙头企业为突破口,构建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龙头和配套企业互生共荣的产业链,互为上下游、形成产业链。
(一)培育行业龙头企业。制定政企携手建链补链延链强链推进制造业协同发展的实施意见,建立年营业收入冲击20亿元、50亿元、100亿元企业培育库,摸清企业发展规划和政策需求,“一企一策”服务企业发展,助力海尔家电、益海嘉里、上海风电等企业向百亿级企业迈进。鼓励挂大靠强,加强与海尔等企业的战略合作,深度融入大企业供应链,参与大企业产品设计研发、制造全过程。
(二)推动主导产业链式集聚。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传统产业等5个产业专班作用,对产业链进行深度梳理,建立“1个图谱”和“N张清单”,统筹重点企业、重大项目、创新平台和园区布局,重点培育打造千亿级机械装备产业,五百亿级智能家居产业,三百亿级绿色食品产业,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时尚服饰3个百亿级产业,进一步锻造产业链供应链长板。
(三)打造特色产业集群。优化区域产业链布局,强化上合特种装备产业集聚区示范引领作用,持续壮大千亿级临空产业链;积极培育胶北机械装备、九龙海尔智能家电申报青岛市重点工业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李哥庄国际帽饰产业园;推动胶东软控机电装备、胶莱农业装备、胶西机械加工、里岔特色农产品、铺集源氏木语家居产业园、洋河益海嘉里绿色食品等特色产业集聚发展,打造产业有龙头、产品有特色、技术有专长、市场有影响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四)构建企业协同发展体系。梯次培育一批“双新”、隐形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制造业单项冠军、瞪羚企业。全年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20家以上、青岛市级“专精特新”企业120家以上;培育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5家以上;培育隐形冠军、制造业单项冠军、瞪羚企业5家以上,构建“乔木”参天、“灌木”茁壮、“小草”葱郁的企业发展生态。突出平台思维,发挥“一带一路”(青岛)中小企业合作区作用,积极对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企业,开展技术、人才、金融等方面合作。主动融入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深化与高密、诸城、寿光在供应链协作、产业链分工、科技创新、人才交流等方面对接合作。
五、推进“双招双引”,培育工业发展“新动能”
抢抓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高质量开展“双招双引”,围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集聚一批产业链长、带动力强的大项目。
(一)加强产业精准招商。开展产业链补链强链行动,围绕产业链头部企业开展定向招商、产业链招商、精准招商,梳理世界500强、独角兽、制造业500强重点企业,开展招商走访活动,全年走访目标企业30家以上。深化与广州云从、深圳云动创想、西安中服软件等项目对接;积极推进海尔酒联网、中科院喀斯玛、哈工大无线电能传输、阿凡达机器人产业园等项目早日签约落地,争取在人工智能、机器人、集成电路等领域突破一批高端项目,填补产业空白。
(二)加快重点项目推进力度。加大重点制造业项目跟踪服务力度,推进益海嘉里、上海风电、高重人工智能等项目建设。推行“企业服务顶格化”,建立服务企业直通车工作机制,顶格协调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建设运营“胶企汇”企业协同发展平台,为企业搭建“找政策、找订单、找服务”平台,尽快释放项目拉动力,为工业发展积累后劲。
(三)加快高层次人才招引培育。坚持“人才优先”,采取“人才+项目+资本”的招引模式,发挥人才发展资金杠杆作用,集聚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团队5个以上。坚持人才、项目、平台一体化推进,对急需高层次人才(团队)“一事一议”予以支持。重点组织格林维尔环保孙琦、海瓴生物牟海津、唐敦兵等4人申报省级产业领军人才,组织根尖科技王海滨、汇智领先魏浩等7人申报青岛市领军人才。举办“上合全球创新创业大赛”,评选5个高层次人才团队项目,实现引进一个领军人才,创办一家科技型企业,带动一个产业发展。
六、深化亩产效益综合评价,推动土地资源高效配置
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树牢“向地下要空间、向空中要效益”理念,千方百计扩充增量、盘活存量,最大限度为产业项目提供用地空间。
(一)推动工业上楼。制定加快高层工业楼宇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鼓励土地集约化利用,对土地面积、容积率等指标达到规定要求的,进行政策扶持、资金奖励,调动工业企业“空间换地”的积极性和可操作性。加快万洋众创城、中南高科、联东U谷等项目建设,推动工业上楼,引导产业向高层工业楼宇集中发展。
(二)探索推进“标准地”改革。明确固定资产投资强度、建筑容积率、单位能耗标准、单位排放标准、亩均税收等指标,纳入土地出让条件。通过开展工业“标准地”模式精准招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三)深入开展“亩产效益”综合评价。强化评价结果应用,选取20家资源要素产出高效企业进行重点培育,打造高质量发展样板。修订完善“亩产效益”评价办法,扩大评价范围,完成规上企业和用地3亩及以上规下企业评价。构筑差别化政策体系,实施价格、用地、用能、排放、产能利用、信贷等资源要素差别化政策,对优强企业,在资源要素供给方面予以倾斜;对低效企业,强化整治退出,倒逼企业主动改造升级或退出,腾出发展空间。
七、加快工业园区改造,破解工业项目建设用地瓶颈
开展工业园区“大体检”,精准把脉问诊、对症开方抓药,推动主城区老旧工业园区改造升级,盘活镇级工业园区闲置土地,实现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破解全市工业项目建设用地瓶颈。
(一)推动主城区工业留城上楼。以阜安为试点,推进与万洋集团合作,对阜安工业园进行重新规划建设,建设多层、高层厂房,推动园区内工业企业上楼。同时,利用城区基础设施配套齐全等优势,加大技术研发、电子商务、金融服务、高科技产业等项目招引,大力发展工业设计、高端软件、服务型制造业等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产业,推动产城融合发展,为中云、三里河新型工业化发展提供样板。
(二)加快盘活镇级工业园区闲置土地。学习借鉴广东顺德村级工业园区升级改造经验,统筹做好工业园区企业用地核实工作,进一步夯实企业用地面积。结合我市亩产效益综合评价工作,选择上合示范区、胶北、胶西、里岔等4个镇街、功能区部分工业园区为试点,对工业园区进行改造提升,引导园区内亩产效益较低的企业腾笼换鸟,盘活园区低效、闲置土地,提升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八、坚持以党建为统领,擦亮“企业之家”党建品牌
坚持党建引领,以“三述”为抓手,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深化“两化两创”活动(开展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争创星级党支部、星级党员),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丰富党建活动形式,推动全面从严治党,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人才队伍,擦亮“企业之家”党建品牌。
(一)抓党建、带全局。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做好对重点廉政风险点的管控,制定局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定期对清单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内部督察。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要自觉从党建这个根本上找原因、想办法、谋举措,通过加强党建开创工作新局面。
(二)抓班子、强队伍。按照“求真、专业、创新、学习”工作要求,深化“三化一型”干部队伍,提升思想方法,改造工作方法,用专业化思维、专业化知识、专业化分析,提升为领导决策服务、为企业发展服务、为产业升级服务的能力。加强组织学习,每月至少开展1次理论中心组学习,2次全体人员集中学习。严格抓好“主题党日+”、“三会一课”落实,切实增强党员仪式感。
(三)抓作风、促落实。以“四型”机关建设为抓手,围绕讲团结、讲正气、讲规矩、讲担当,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强化责任担当,把心思集中在“想干事”上,把责任体现在“敢干事”上,把能力展现在“会干事”上,把目标落实到“干成事”上,不拖不等不靠不推。同时,做好疫情防控指导,防控物资生产保障。在行业规划、产业政策等方面推进安全生产工作,指导督促工业行业加强安全生产管理、贯彻落实安全生产工作部署,加强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监管,做好化工企业安全生产、转型升级以及妇女共青团老干部等各项工作,加大工作督查力度,圆满完成全年各项工作。
(四)抓纪律、扬正气。坚持“一手抓业务,一手抓廉政”,把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与科技、工信、民营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倡导机关工作人员,习惯在纪律和约束下工作生活,坚决不碰红线,坚决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全系统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政治保障。
2023年2月8日
我们的团队人数
我们服务过多少企业
我们服务过多少家庭
我们设计了多少方案